一個人玩.jpeg

 
〖有付出就有收穫〗
 
這是發生在多年前的故事。有兩位家境平窮的孩子因為考上同一所大學而結識,由於處境類似,兩人很快就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尤其兩人面對生活的態度有著相同的積極。他們開始一起半工半讀,賺取生活費和學費。
 
然而,好景不長,現實裡總有許多未知的困難等著你去解決。這一次,兩人很有默契的遇上相同的問題:家庭經濟困難。如果經濟的問題不想辦法解決,他們可能無法再繼續上學。
 
就這樣,兩人絞盡腦汁日思夜想終於想出一個方法。他們找上一位著名的鋼琴家伊格納・帕德魯斯基,提出代辦個人音樂會的企劃。不過,出面與兩人洽談的帕德魯斯基的經紀人提出了高昂的條件,那就是鋼琴大師的表演酬勞必須要有兩千美元。
 
如此金額條件,對兩位家境清貧的學生而言無疑是一筆大數目。但是,對鋼琴大師而言,絕對是非常合理的價碼。兩人在經過詳細的討論後,決定答應經紀人這代價高昂的條件。這表示他們必須讓音樂會的收入高於兩千美元,否則他們將從此一無所有。
 
儘管如此,為了讓鋼琴大師能夠有最完美的表演,兩人決定暫時把經濟問題拋諸腦後,全心全意的投入企劃工作中。雖然,他們目前還是學生,但工作能力以及負責的態度絲毫不輸給職場人士。一直到音樂會圓滿結束的那一刻,兩人才敢讓自己有稍微喘氣放鬆的時刻。畢竟,整個事件還未真正圓滿落幕。
 
「開始吧,該面對的還是要面對。」兩人終於鼓起勇氣戰戰兢兢的整理帳目。
 
結果,他們只賺了一千六百美元。這個結果雖然令人感到失望,卻也令他們真正的卸下心中大石。無論結果是好是壞,他們早就做好全面應戰的準備了。因此,他們寫下四百美元的借據,連同那一千六百美元一起附給了帕德魯斯基,並再次承諾絕對會把剩下的四百美元還清。
 
看著眼前這兩位年輕人,帕德魯斯基只是輕輕的揮了手說:「不必了,孩子們。」只見他把借據撕碎,又把一千六百美元的現金遞給了他們。
 
這兩個年輕人早就被帕德魯斯基的舉動給嚇傻了...他們實在太驚訝了...
 
帕德魯斯基看著他兩的反應後笑著說:「從這筆錢扣除你們的生活費和學費吧!再從剩下的錢拿出百分之十作為你們的酬勞,其餘的才歸我。」
 
兩個孩子感動的看著鋼琴大師,止不住淚水的不停道謝著。
 

下雨.jpg

 
多年以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再到戰爭結束時,帕德魯斯基當上了波蘭的總理,經過戰爭的衝擊,國內成千上萬的饑民不斷呼救,身為總理的他,為了解決成千上萬受苦民眾的基本民生,四處不停奔波。
 
終於,帕德魯斯基找上美國食品與救濟署的署長赫伯特・胡佛,懇請他伸出援手。幸運的帕德魯斯基,很快就收到赫伯特・胡佛答應救濟的消息。
不久,上萬噸食品運送到波蘭,讓波蘭饑民度過了另一場劫難。
 
後來,帕德魯斯基總理為了感謝赫伯特・胡佛,與他相約在巴黎見面,以親自表達謝意。
 
當兩人如約見面時,赫伯特・胡佛說:「不用對我道謝,應該是我要謝你才對,帕德魯斯基總理,我就是當初幫你辦音樂會給你寫下四百美元借據的其中一位窮學生啊!因為你當初的恩惠,才造就今日的我。」赫伯特・胡佛熱淚盈匡的緊握帕德魯斯基的手說著。
 
而帕德魯斯基本人早已驚呆,淚水還在眼匡打轉...因為他萬萬也沒想到當初那輕如鴻毛的善舉,居然能造就今日這般因緣。
 

幫助.jpg

 
在每一個故事背後的我相信,在這世界上,像帕德魯斯基總理這樣樂於助人的人還是很多的...助人不求回報並不難,難的是當你被幫助過的人傷害時,你能無動於衷,不變初衷。
 
小時候,遇過有人與我分享,當他真心誠意待人且被傷害後他就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了,他也不想管別人死活了,從此只想把自己的事顧好就好。我在聽到的當下,心裡很難過,卻不知該怎麼勸解。我肯定,帶著仇恨過日會是一件很累的事。
 
前幾天,剛好收到一則訊息故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當你在一個暴風雨天,開車經過一個公共巴士站時,你看見三個人,第一個是你夢想中的完美情人,第二個是你的救命恩人,第三個是孤獨病弱的老太太,如果你的車必須載一個人走,你會選擇誰?」聽說,這個問題是問給工作面試的人解題的。
 
過關者表示:「我會把車鑰匙交給那位老朋友,讓他送老太太去醫院,而我則留下和夢中情人一起等車。」
 
我覺得這問題很有趣,有趣的是當我們在思考問題答案時,我們會不知不覺的希望自己能找到「正確的答案」、「標準的答案」,而當內心存在這樣的想法時,我們很容易迷失焦點,但我相信當事件真實發生時,我們的選擇不一定會和實際作法相同。
 
當問題只是一道問題時,我們很容易變成“死讀書模式”,特別不知變通。可是當問題實際發生時,我們卻又能夠隨機應變。
 
再看到鋼琴大師的故事時,你可以想像,當鋼琴大師是一個很在意自己演出收入的人,他還會這麼直接了當的幫助兩位窮學生嗎?
 
反之,當鋼琴大師心裡不把自己的事放第一位時...
 
沒錯,幫助人其實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一點也不複雜。
 
人的腦袋就是這樣,當你想得越多、考慮得越多,無論是想法還是做法都會在不知不覺中趨近自私。
 
可是,當我們回歸單純,不想太多,憑心而為,把他人的需求放第一,把自己的欲望放在後頭甚至遺忘了也無所謂。要相信,我們可以把自己活的很「純粹」。
 
人,因「純粹」而快樂。
事,因「純粹」而簡單。
物,因「純粹」而美麗。
 
(o^^o)

提燈.jpg

 

arrow
arrow

    分享者〖姚詩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